近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2025版儿童肾病综合征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为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提供了最新指导意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指南更新了哪些要点?
要点1
频繁复发的新定义
指南建议,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定义为:
初次发作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2次,或后续任意12个月内复发≥3次。
此前定义为12个月内复发≥4次,本次修改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患儿复发次数多,会显著增加激素使用的累积剂量以及不良反应风险。
要点2
新增术语“确认期”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是指:激素治疗4周内达到完全缓解。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是指:激素治疗4周未达到完全缓解。
如果在4周内仅达到部分缓解,那么第4~6周这段时间即为确认期。
需要确定患儿对口服激素、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以及RAS阻断剂的治疗反应。
如果在确认期内能达到完全缓解,则定义为迟发应答的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如果在确认期内未达到完全缓解,尽管他在前4周内获得了部分缓解,但仍然应定义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是指:初发时对激素敏感,但复发后使用激素治疗4周,未能达到缓解。这种情况很少见,比例不到5%。
要点3
治疗流程图
指南建议,新发儿童肾病综合征按照下述流程进行处理:
综合征表现是指: 身高发育迟缓,骨骼、神经发育和眼部异常,听力障碍,性别模糊,面部畸形 等。
大多数新发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没有特殊临床表现,不需要做肾活检,可直接开始口服激素治疗。
指南建议, 口服激素治疗时长为8周(每日口服激素4周,随后隔日口服激素4周),或12周(每日 口服激素6周,随后隔日口服激素6周)。
要点4
预防复发的新建议
感染是儿童肾综复发的诱因之一,此前有小型临床研究显示,在感染发生时给予每日口服激素5~7天可以降低复发风险约30%。
可是后续完成的一项大型RCT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法没有取得明确临床获益。
因此,本次指南修改了建议,对于频繁复发型、激素依赖型儿童肾病综合征:
在上呼吸道和其他感染发作期间,不要常规给予每日激素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但是,对于已经在隔日口服低剂量激素,并且有多次因感染导致复发的病史,或者有明显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可在感染初期给予短程(额外3剂)低剂量(0.5mg/kg/天)口服激素治疗,以预防复发。
要点5
重视激素不良反应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有80~90%的患儿会出现复发,其中,接近一半的患儿将来会发展为频繁复发/激素依赖。
复发次数增多,激素累积用量和副作用风险也会增加。
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有: 生长受限、肥胖、高血压、眼部疾病、骨质疏松、血糖异常、痤疮、 满月脸和水牛背等 库欣样改变、精神异常行为改变等。
指南建议,没有激素严重不良反应的频繁复发型,可以使用隔日、低剂量口服激素方案,以预防复发。
指南建议,有激素严重不良反应的频繁复发型,以及所有的激素依赖型,使用激素助减剂以预防复发,而不是不治疗或继续单独使用激素。
常用的激素助减剂有: 他克莫司/环孢素、 环磷酰胺、左旋咪唑、利妥昔单抗和 吗替。
要点6
激素耐药的治疗
指南建议,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初始二线治疗是环孢素/他克莫司。
研究证据显示,环孢素/他克莫司比环磷酰胺、吗替或利妥昔单抗等其他药物,更有可能诱导激素耐药型儿童肾综的缓解。
指南建议,对所有激素耐药型儿童肾病综合征做基因检测。
很多基因突变对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做基因检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治疗。
要点7
肾活检指征
指南建议,这些患儿应做肾活检:
①≥12岁的儿童肾病综合征;
②激素耐药型、继发性激素耐药型;
③高度怀疑有其他潜在病变(肉眼血尿、系统性血管炎表现、低补体血症等);
④发病时存在肾衰竭,并且与低血容量无关;
⑤使用他克莫司/环孢素期间出现肾功能下降或长期使用他克莫司/环孢素(2~3年);
要点8
基因检测指征
指南建议,这些患儿应做基因检测:
①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②先天型、婴儿型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1岁);
③具有综合征特点;
④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或FSGS的家族史;
本次指南更新为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优化了长期管理措施,为改善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KDIGO 2025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知识,与其他肾友分享交流保养心得,欢迎来肾上线 ↓↓ (下载肾上线APP体验更好,平时下软件的地方搜索 肾上线)
睿迎网-睿迎网官网-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a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