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灭蚊
黄埔无人机、无人车
“大显身手”!
日均作业面积达200亩
无人机开展大面积消杀作业
近日,广州开发区交投集团下属亿通公司联合生物岛管委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启用“灭蚊战神”无人机开展大面积消杀作业,通过“空中+地面”高效联动的立体式防控模式,大幅提升蚊媒防控效率。
在生物岛的消杀现场,无人机按照预设路线精准飞行,将药剂均匀喷洒在草木和树枝上。
这些无人机具备智能调节功能,可根据地形自动调整飞行高度,轻松覆盖传统人工喷洒难以抵达的盲区,有效克服了闲置地块复杂地形和分散区域带来的防控难题。
据介绍,单架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可达200亩,消杀效率显著优于传统方式。
当天,亿通公司组织的无人机团队对生物岛全岛储备地块展开全域消杀,覆盖大村、村留用地、南山公园、叠翠园等区域,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
此次无人机消杀技术的应用,不仅是科技赋能公共卫生防控的生动实践,更为高温多雨季节蚊媒密集区域的防疫工作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持续守护着市民的健康与安全。
人药分离
无人车精准覆盖消杀难点区域
日前,黄埔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沙街道办事处,在大沙街碧山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灭蚊消杀作业。
此次作业引入“极飞R100”农业无人车,以科技手段提升消杀效率与精准度,为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注入新动力。
在现场,技术人员操作无人车平稳驶入巷道。这台无人车载重可达120公斤,配备120升智能药箱,能够精准监测药液余量,满足较大范围的作业需求。
其关键部件是高速离心雾化喷头,能将菊酯类杀虫剂药液均匀雾化成直径在60至200微米之间的颗粒。这种精细的雾化效果,使药剂能更有效地覆盖并附着在蚊虫孳生的水面、草丛根部等关键位置,既提升了杀灭蚊幼虫和成蚊的效果,也减少了药液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极飞R100”农业无人车原本是用于农业领域,但在这次基孔肯雅热强势来袭的情况下,跨界转型用于防蚊灭蚊工作,农业消杀与卫生防疫,在精准施药、覆盖复杂地形的核心需求上,展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仅仅数日,团队对设备参数进行微调,这台农业无人机便完成了从“农业植保”到“灭蚊利器”的跨界转型。
广州市兴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此次无人车的操作。该公司技术经理刘广镇介绍:“这款无人车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可以进行远程屏幕操控,实现了‘人药分离’,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药剂。同时,它在复杂环境中的通行能力很强,能到达人工作业困难的地方。”
尤其是碧山村部分区域存在老旧房屋和不少狭窄巷道、植被茂密的树林草丛、卫生死角以及容易积水的沟渠,这些地方是蚊虫滋生的重点区域,也是传统人工消杀难以彻底覆盖的难点。
背负式喷雾器作业范围有限,大型车辆又无法进入狭窄区域,导致这些“盲区”成为蚊虫防控的薄弱环节。“极飞R100”农业无人车具备良好地形适应性和精准施药能力,可以精准覆盖消杀难点区域。
与传统人工消杀相比,极飞R100无人车在作业效率上优势明显。
据刘广镇介绍,该车每小时可完成约10亩面积的消杀作业,其效率大约相当于4名熟练工人的工作量。在药剂使用上,由于雾化精细且喷洒精准,大多数场景下,每亩地仅需1到2升药液。这意味着其120升的药箱,一次装载实际可覆盖约40至100亩类似区域的有效作业面积,作业能力相当于传统大型喷洒车辆500升药箱的覆盖范围。这大大节省了人力投入和时间成本。
“以往我们人工背着设备进这些窄巷子,效率低,死角也很难完全处理。现在看到无人车进去,喷洒得很均匀,特别是沟渠底部这些地方也能覆盖到,效果应该会更好。”现场一位负责该区域日常消杀的工作人员观察后表示。
黄埔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使用智能无人车进行灭蚊消杀,是我们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一次积极尝试。初步来看,它在处理卫生死角、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准度、保障人员安全方面都展现出了优势。”该负责人强调,面对蚊媒传染病防控,特别是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潜在风险,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降低蚊媒密度。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
两者有何不同?
会人传人吗?
具体怎么防?
👇🏻👇🏻👇🏻
科技赋能
正为传统的公共卫生防疫工作
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
黄埔区将继续拓展
智能无人机、无人车等科技装备
在公共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为居民营造更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来源:广州黄埔发布
睿迎网-睿迎网官网-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a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